观点阐述环节本来是何安最担心的,但或许是因为前两个环节的尴尬含量过高,以至于最后一个环节显得还算正常。

    曾骁自告奋勇地一路护送何安去了隔壁的414教室,何安却莫名地有了一种被押赴刑场的悲壮之感。

    在414教室,魏亮又一次坐在门口的位置上,一见到何安,就递给他一支笔和一张草稿纸。

    只不过这一次,放在门口桌子上的不是签到表,而是一张写着两道辩题的白纸。

    “智能手机拉近/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”

    “大学专业设置应该/不应该与就业率挂钩”

    心里比较着两道辩题,何安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:“准备期间,可以用手机上网查资料吗?”

    “当然可以。”魏亮想也不想地说道,显然,这已经不是他今天第一次回答这个问题。

    何安又纠结了片刻,选择了第一道辩题。

    上网一搜,果然有很多相关的文章和探讨,他一目十行地大致浏览了几页,对于主流的论点和论据有了大概的了解,然后马不停蹄地开始写起了稿子。

    坐在一旁的魏亮和曾骁把何安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,对视了一眼,却也并没有说什么。

    准备时间很快结束,三个人一起回到416教室,魏亮和曾骁直接走到教室后排坐下,何安则再次走上了讲台。

    第三个环节里,他没有再抬头盯着屋顶,而是低头看着草稿纸念起来,读得倒是流畅清晰,比脱稿的陈词效果更好。

    读完草稿上匆忙写就的稿子,何安终于抬头,看了一眼计时器,时间还剩下一半。但他对自己的表现心里有数,也不再试图挣扎,直截了当地说:“我的观点阐述完了,谢谢各位。”

    丁宁珺随手关闭计时器,用公事公办的口吻说道:“好的,再次感谢你来参加校辩论队的”

    “面试结果今天晚上会通过微信发送,你应该加了骁骁……曾骁的微信吧?收到报名表之后,他应该给所有候选人都发了好友申请。”

    何安点了点头,心里空荡荡地有些失落:怪不得曾骁那么爽快地同意和他添加微信好友,原来并不是对他青眼有加,仅仅是为了方便联系的例行动作而已。副部长刚好提出来,他就顺水推舟地卖个人情罢了。

    不过,这样也好,至少曾骁不会因为他今天的表现而失望,也不算是辜负了副部长的一番好意。

    何安想着,目光却依然不敢往教室后排看去,仓促地打了声招呼,就埋着头匆匆离开了。

    教室里只剩下校辩论队的七名队员。

    一时间,五名面试官都没有说话,只顾摇头晃弄、拉伸腰背地放松端坐了一上午的身体。